家电圈
您的位置:家电圈 > 热点 > 湖北鹤峰13万亩玉米迎丰收循环经济酿出乡村振兴“好味道”

湖北鹤峰13万亩玉米迎丰收循环经济酿出乡村振兴“好味道”

来源:新华网  时间:2025-09-16 22:08  浏览量:4447  作者:醉言  阅读量:12764   

春华秋实,岁物丰成。当金秋的风拂过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群山时,13.39万亩玉米田迎来了一年中最动人的时刻——饱满的玉米穗压弯了枝头,收割后的籽粒铺满田间、院坝,将这片山水晕染成一片耀眼的“金色海洋”。丰收的喜悦,从农家院落的晒谷场漫向飘着酒香的作坊,一条 “种植-酿酒-养殖”的循环增值“金色产业链”,正为鹤峰的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生机。

近日,鹤峰县太平镇家家户户的院坝里满是亮眼的金黄,村民们提着竹篮、握着木耙,正抢抓连日的晴好天气,将新收割的玉米均匀摊开晾晒。阳光透过薄云洒下,落在颗粒饱满的苞谷上,折射出温润的光泽,仿佛给院坝镀上了一层金箔,也绘就出秋日里最质朴动人的丰收底色。

“我家种了一亩玉米,今年收了七八百斤,还喂了两头猪。照这天气,再晒三个太阳,玉米就能全晒干入仓了。”洞长湾村5组村民冯程富一边翻动着玉米,一边笑着念叨,眼角眉梢都浸着丰收的满足。

秋意渐浓,不仅让玉米染上了金黄,更把整个村庄装点得五彩斑斓。在洞长湾村的农家院落里,屋檐下、院坝边,除了连片铺开的金灿灿的玉米,还挂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、晒着一张张洁白的土豆片,墙角堆着黄澄澄的南瓜,竹架上晾着褐色的豆荚。这些色彩鲜明的农作物交织在一起,宛如一首用丰收写就的田园诗,勾勒出鹤峰金秋独有的“晒秋图”,每一处角落都透着烟火气与幸福感。

“这段时间天气好,我把家里的苞谷、洋芋片、辣椒都拿出来晒,趁好时节把粮食收好,冬天心里才踏实。” 村民覃长书一边整理着晒架上的土豆片,一边道出了鹤峰农人的质朴心愿。

玉米的丰收,不仅映亮了农民的笑容,更给当地的特色产业送去了“及时雨”。在太平镇茅坝村,聂师傅酒厂的作坊里早已飘出阵阵醇厚的酒香,这里正以新收的玉米为原料,酿造当地人钟爱的苞谷酒。

酒厂负责人聂永华掀开发酵缸的盖子,一股清甜的酒香扑面而来。“现在已经收了一两万斤新玉米,我们酿的苞谷酒口感醇厚,大多卖五六元一斤,是最受乡亲们欢迎的价格。今年到现在,已经卖出一两万斤酒了。”聂永华说。

在酒厂的操作间里,新收的玉米要经过多道精细工序,先用水淘洗去除杂质,再上锅蒸煮至软糯,冷却后加入酒曲拌匀,然后转入发酵缸密封发酵,最后经过蒸馏才能蜕变成一坛坛香气扑鼻的苞谷酒。这些酒不仅销往周边乡镇,还通过亲友推荐、线上订单等方式卖到外省,凭借地道的口感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。而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,也没有被浪费,反而成了循环农业的“宝贝”。“酒糟营养丰富,我们都拿来喂猪,现在养了几十头猪,算是真正实现了‘变废为宝’。单靠卖酒和养猪,一年下来能有上十万元的收入,比单纯种玉米划算多了!”聂永华的话,揭开了“种 — 酿 — 养”循环模式的奥秘,也让这条产业链的价值愈发清晰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图文推荐

  • 日媒称松下看好为小米代工的前景,双方将共同生产家用空调

    日媒称松下看好为小米

  • “炎”值拉满,今年空调市场要打翻身仗?

    “炎”值拉满,今年空